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旅游

長沙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位于長沙市岳麓區橘子洲街道新民路社區新民路周家臺子。1918年4月l4日,毛澤東、蔡和森等13人為“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在此召開新民學會成立會,至1920年,這里一直是新民學會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毛澤東在第一師范求學期間,為改造中國與世界,于1918年4月與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溁灣鎮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學會,當時有會員20余人,毛澤東當選為干事,到1920年發展到70多人,學會是當時湖南革命斗爭的核心組織,為宣傳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來不少會員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黨員。原會址為寧鄉籍人劉氏為守墓蓋的一棟墓廬屋,1911年后,新化人周方租賃居住于此,故又稱為周家……[詳細]
  長沙王室墓時代為西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坡古墳垸,這些諸侯王室墓對于研究西漢諸侯葬制及西漢長沙國的經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1974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江西岸的陡壁山、象鼻山發掘了兩座西漢大墓,根據葬制及出土文物斷定,這一帶為西漢長沙國吳氏家族的王室墓地。1975年發掘的陡壁山漢墓,為巖坑豎穴,葬具為一大型木構建筑,由題湊、外槨、槨室、前室、棺室和套棺等組成。外槨長7.6米,寬5.8米,殘高1.8米。套棺三層,內棺長2.07米,寬0.74米。此墓在唐代即被盜掘,仍出土300余件器物,有漆木器150余件、玉器40余件,瑪瑙水晶器20余件,及銅、陶、石器等。二方鳥篆白文“曹撰”,一方小篆……[詳細]
  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湖南大學早期建筑群共有9棟,分別是:二院(今物理學院實驗樓)、科學館(今校辦公樓)、工程館(今教學北樓)、大禮堂、老圖書館、勝利齋教工宿舍、第一學生宿舍(今基建處辦公樓)、第七學生宿舍(今離退休處辦公樓)、老九舍(今重點實驗室)。這些建筑分別建于上世紀20至50年代。其中絕大部分屬于洋式風格,只有大禮堂和圖書館屬于中式風格,二院(今物理學院實驗樓)屬于折中主義建筑,科學館(今校辦公大樓)屬于西洋古典風格,其它大部分建于上世紀40年代的建筑則屬于早期現代主義建筑。大禮堂位于湖南大學內,由湖南大學土木系柳士英教授設計,于1951年動工興建,1953年竣工。禮堂占地1566平方米,……[詳細]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錦綬堂)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79),原為當地大戶涂氏的莊園式建筑。1931年,湖南省蘇維埃政府駐入漾水灣,辦公地址設在錦綬堂。1950年土改時,錦綬堂房產分給農民居住,1962年瀏陽縣人民政府將此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錦綬堂坐北朝南,磚木結構也,建筑格局為三進五開間,左右各有兩列廂房。大門為歇山頂封火墻,左書“男女平權”,右書“工農-”等大字。中軸線上為前院、過堂、正堂、后堂等。前院兩邊墻開八角門通兩側院。過堂的屋頂建筑,高7.82米,面闊5間。正堂高8.78米,面積34.6平方米。后堂兩側為東西對稱地住房。從中軸線往西有南北向小院落2個,北院為兩層樓閣式四字形建……[詳細]
  謝覺哉故居位于長沙市寧鄉縣沙田鄉堆資村。謝覺哉(1883—1971),原名維鋆,字煥南,別號覺齋,湖南寧鄉人。1883年4月26日生。1921年參加新民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負責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和《上海日報》。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書、《工農日報》主編兼文化部副部長。1933年到中央蘇區,任毛澤東秘書,后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秘書長、內務部長、司法部長、代理最高法院院長。1934年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代表,中央黨校副校長,陜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邊區參議會副議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長兼政……[詳細]
  炭河里遺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黃材鎮寨子村塅溪與溈水交匯的臺地上,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銅器出土地。遺址年代約為商代到西周時期。寧鄉位于長江以南,卻有大量珍貴的青銅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銅鐃和最大的銅瓿。炭河里遺址現存主要部分為黃材河北岸與土段溪交匯處的扇形地帶,城墻西南和東北分別靠近兩條河的河岸,城內保存面積約為2.3萬平方米,城外新發現保護面積為21萬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達40多萬平方米。1963年確認為西周遺址,分別于1973年和2001年進行小規模試掘,2003年到2004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發掘了西周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城墻遺址,清……[詳細]
  程潛公館位于今長沙市芙蓉區解放路街道辦事處的白果園23號。解放后,程潛先生將該房交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所有。湖南糧食局作為住宅安排職公租住。現房屋產權歸長房集團所有。公館建筑面積326.66平米。為二層青磚樓房,共有14間房屋,全青花窗戶,盡顯古樸典雅之風。程潛公館是一座兩層樓的民國風格建筑,紅石磚外墻,青石瓦屋頂,于鬧市中沉淀出一份歷史的厚重。由長沙市文物局頒發的“長沙市不可移動文物點”牌匾掛于木質大門上。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程潛公館原貌得以基本保留。程潛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動者,程潛公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代表了民國時期長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風格。2005年,程潛公館被長沙市政府列入該……[詳細]
  黃興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麓山寺后,有石級直達。墓坐西向東,由三層近百級石砌臺階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為一整塊四棱形乳白色巖石琢成,高約10米,氣勢雄偉,正面嵌銅制墓碑,上鐫“黃公克強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圍護欄桿,前有拜臺、石凳,地面鋪以花崗巖,整個墓表占地1186.24平方米,蒼松翠柏,掩映其間。墓的右下方,有黃興墓廬,已加修葺,大廳陳列黃興生平事跡,供游人瞻仰。黃興(公元1874-1916年),原名軫,字廑午,后改名譽,號克強。湖南長沙縣人,辛亥革命的先驅和領袖,史有“孫黃”之稱。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時,任陸軍總長。袁世凱稱帝時,任討袁總司令。1916年病故于上海,次年移……[詳細]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巔的蒼紫色石壁上,面東而立。碑文記述和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繼父治水,“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的美談,流傳至今。岳麓禹碑高1.7米,寬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計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鐘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難辨認,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說是道士們偽造的。但遠在1200多年前,即為韓愈所聞及,還親登南岳岣嶁峰尋訪禹碑,并留有詩記。即使是唐宋時的膺品,作為紀念大禹治水之豐碑,也是十分珍貴的。全國有十風處鐫立禹碑,據說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復刻。2013年5月,禹王碑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長沙市岳麓區岳麓山風景名勝區麓……[詳細]
  湘雅醫院早期建筑群包括門診大樓、小禮堂、外籍教師樓、辦公樓。湘雅醫院原門診大樓為4層、高21米,與西面一棟4層病室相連,組成馬蹄型布局,整座建筑為磚木結構,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四周紅磚青水外墻,頂面以鋼筋混凝土緊固,人字歇山屋頂,五處挑檐靴頭爪角,上飾回紋收尾,蓋栗色簡瓦,谷黃色正脊。室內為水磨石地面,樓梯嵌銅防滑條,大理石臺階,墻面粉白色石膏。門診大樓整座建筑為磚木結構4層、高21米,平面布局呈馬蹄型,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四周紅磚青水外墻,頂面以鋼筋混凝土緊固,人字歇山屋頂,栗色簡瓦,室內為水磨石地面,樓梯嵌銅防滑條,大理石臺階,墻面粉白色石膏。保存完好。2002年公布為長沙市近現代保護建筑……[詳細]
  長沙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南起天馬山、北至望城縣玫瑰園的狹長地帶,大多沿湘江西岸,順低矮山丘蔓延。這些陵墓群如今已形成以“北津城”為中心的4個區塊。文物學界普遍認為,漢長沙國王陵為研究漢代中央與諸侯國的關系、各諸侯國之間的關系乃至整個大漢帝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詳細]
  蔡鍔墓位于岳麓山白鶴泉左后方,黃興墓正下,占地1974.72m2蔡公坡先生辛亥革命時在云南起兵響應,“二次革命”中組織護國軍討袁,連年征戰,積勞成疾。1916年病故,1917年4月國葬于岳麓山。蔡鍔墓地1620平方米,系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墓上以花崗巖砌園型墓座,上為方型墓,通高9.1米,東向嵌入紫銅墓碑,正面刊刻“蔡松坡之墓”碑文。墓塔四周砌石欄,嵌有漢白玉,或青石板,鐫刻有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廣西、廣東、熱河、察哈爾等省省長兼督軍所獻銘文及民國六年(1917年)4月26日建墓亭志文。墓后筑以圍墻,南北有多層石階導入。整個墓區為古楓、松、柏掩映。墓下方建有墓廬,辟為《蔡松坡先生生平事跡陳……[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QQ:107485100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观看AV网站麻豆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字幕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髙清观看 |